RAYBET青海化隆人的一天,大都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。“一清(汤要清)、二白(面要白)、三红(辣要红)、四绿(菜要绿)”,几片牦牛肉鲜嫩香醇,舌尖和心灵都在热气腾腾的一碗面中得到抚慰。
面条诞生在哪里?在距化隆县城约80公里的喇家遗址,发现了迄今人类最早的面条。一碗面,穿越时空,4000年后,化隆的“拉面大军”把牛肉面“拉”到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化隆回族自治县,坐落在青藏高原的东部,依偎在黄河母亲的臂弯中。历史上,山大沟深和高原气候,让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陷入贫瘠。丰衣足食的幸福,是祖祖辈辈化隆人的小康梦。穷则思变,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几个敢想敢闯的化隆农民,东拼西凑了7000块钱到厦门闯荡,开起了拉面店。就是这带有冒险性质的大胆举动,雷竞技掀开了化隆“拉面县”的传奇一页。
从亲帮亲、邻帮邻,到政府扶持、齐抓共管,化隆形成了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的“拉面经济”。越来越多的化隆人走出山沟,如今全县每年劳务输出11万人(次)左右,占人口的三分之一,被形象地称为“拉面大军”。经营的1.7万家拉面店遍布全国270多个城市,占全国拉面店的四分之一,年产值超过100亿元。拉面大军还在境外十多个国家开了几十家拉面店,真正是小拉面闯出了大名堂。
拉面碗成了聚宝盆,拉面产业成了化隆最大的产业。如何进一步释放这个特色产业的能量,早日甩掉贫困的帽子?几度黄河水,千丝拉面情。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,越来越多走出去的拉面人回到家乡,带动大家一起致富。最早一批外出打拼的韩进录,靠拉面“挣了票子、育了孩子、换了脑子、练了胆子、拓了路子、创了牌子”。“多一家拉面馆,就少一家贫困户。”抱着这样的想法,他返乡二次创业。2013年以来,韩进录的公司,以“带薪在岗实训”的方式先后向30多名贫困农民传授拉面技术。贫困户有了“工资+补贴”双项增收,还掌握了一技之长,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。
一人拉面,全家脱贫。高一家过去生活窘困,父母常年生病,家里靠4亩耕地勉强维持生计,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。2017年,在外地打工的他接到拉面扶贫带薪在岗实训政策的通知。闻讯而归后,他积极参加实训,每个月能挣到五六千元工资,雷竞技加上贫困补贴,一家人的生活好了起来。一年实训结束,雷竞技在“扶贫拉面店计划”的支持下,他开起了自己的拉面店,日子越过越红火,彻底摆脱了贫困。今年,他开上了新车,盖起了新房,还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饭店。“一年跑堂,两年师傅,三年老板”,化隆贫困户开办的拉面店已有一百多家,蹚出了劳动、创业、致富的脱贫路。
“拉面扶贫”已成为化隆脱贫攻坚的一项“独门绝技”,带动脱贫致富的效益又好又快。党的十八大前化隆贫困发生率为26.4%,到2019年底全县整体脱贫摘帽。拉面相关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54%,在摘帽的13万人中,9万人是靠拉面脱贫的。拉面,让化隆人换了个活法,实现了“吃得饱”的小康梦,拥有了“过得好”的幸福日子,真正成了“脱贫面”“小康面”。
左图为拉面师傅在技能大赛上展示技艺(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/摄)。右上图为色香味俱全的化隆牛肉拉面;右下图为“拉面穿针”技艺展示(青海省化隆县委宣传部供图 李玉峰/摄)。
这碗脱贫面到底能吃多久?这是化隆人开始思考并不断探索解答的问题。最初,以化隆牛肉拉面为代表的青海拉面,不少是用了“兰州拉面”的名气闯天下。化隆牛肉拉面、兰州牛肉面,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共同通过劳动人民的双手和智慧,让“拉面”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人们念念不忘的味道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,市场品牌化、连锁化竞争越来越激烈,化隆牛肉拉面不断转型升级。一方面在差异化上下功夫,发挥手工揉和拉制特色,注重本土化口味改造,积极创新品类;另一方面重视现代化企业管理,升级门店,搭建电商大数据平台,建设“中央大厨房”优化食材物料供给;同时,鼓励拉面大军返乡创业,带动牛羊养殖、蔬菜种植等相关产业发展,推动拉面旅游小康村等文旅项目建设。化隆人的心愿,是让人们吃了4000多年的面条,继续揉和进时代的记忆,让幸福的味道长长久久。
夜幕降临,化隆的一天,也是由一碗拉面结束的。眼前这碗面,岁月的氤氲,奋斗的故事,幸福的憧憬,让人未及品尝已经香飘心头。
2016年,习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,有代表介绍说青海扶贫攻坚中形成了像“拉面经济”这样的品牌。详细询问青海拉面的由来、与兰州拉面的区别、经营拉面人员的情况等。听说当时青海有2.8万家拉面店,有18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,不少人都由此成了企业家,对此表示肯定。
“产业扶贫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办法,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、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。”化隆拉面从少数民族的一种特色饮食,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,不仅成了人们养家糊口的生计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,还带动了周围县、市协同发展,成长为一个全省性、普惠性的特色产业,为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闯出了一条“群众首创、政府扶持、市场发展、民族团结、共同富裕”奔小康的好路子。